五金机械

能乘风破浪,亦能逆风行舟

发布时间:2023/3/14 22:59:05   
刘云涛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06/4349554.html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本报记者周丽丽文/摄

今年,王宝富已到了花甲之年。“过几年,我就也该退出造船这个行业了。”作为台州第一代造船人,王宝富从一名造船工人,到创办台州海滨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与造船业打了40多年交道,对于造船有着割舍不下的情节。四十多年了,他仍保留这年少时造船的照片。

照片中,他稚气未脱,却心怀造大船的梦想。台州作为海滨城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人和王宝富一样向往着大海,想着造大船征服大海。

造更大的船征服海洋

“那时,我们这边就是个渔村,有船就意味着能打更多鱼,能造船就是人们眼中的能人。”回忆起40多年前,王宝富说自己从小就想成为一个厉害的造船人。

40多年前,台州的造船业以小打小闹为主,造的大多是木制船,那种现在看来十分普通的三米多长的渔船,在当时就算是大船了,载重吨位普遍只有几百吨,而上千吨位的船舶很少见。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14岁的王宝富在父代的口口相传下出师了,并成为了一名造船工人。

“当时,我们造船人赚的是工资,每天的工资是25元,根据人们的需求,自行画图纸,然后采购用料,造完船后,船主给我们这几天的工资。如果船做得好,有些船主会多给点钱。”王宝富说,那时自己能吃苦,脑子活络,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造船人。于是,很多人找他造船。

但他的理想不仅于此。造不同一般的船,或许更大点,或许功能更强大一点……一种抽象的信念驱使着他。他不满足于造普通的渔船,跟着师傅四处闯荡,这期间,他造船技能也不断积累提升。

年,第一次带头造了一艘木头船;年,开始造铁船;年左右,开始造上百吨渔运船……王宝富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造船梦。

当时,也有些人因为造船积攒了一些钱,选择更赚钱的行业,但王宝富还是觉得造船更有意思。当年,如王宝富这样坚持的人不在少数。正是有着这一批人的坚持,台州造船手艺人的口碑日益扩大,从周边的沿海城市传到更远的地方,甚至拿到了国外的订单。

在造船中赚大钱

本世纪初,台州的造船业盛极一时。

从年起,台州船舶工业每年实现产值翻番,其崛起的速度和迅速放大的产能令人瞠目。

历史数据证明了台州造船业这段时间的蓬勃——

年2月9日,第一艘出口欧洲市场的油轮下水,船舶设备配套国产化程度达91%;年7月8日,台州民营造船企业建造的第一艘两万吨巨轮“长峰8”号顺利下水……

年,全市完成造船艘,计90余万载重吨,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其中船舶出口总额近10亿元),从业人员达1.5万人。

到年底,全市年产值上亿元的造船企业有28家,其中宏信、海丰、天时、振兴等4家船厂年产值超过5亿元。

但此时的造船业除了雄心壮志,更弥漫着金钱的味道。

王宝富说,越来越多不懂船的人进入这一行业,甚至有些卖菜的人也想把积攒的钱投入到这个行业来,“当时全球航运指数上涨,新船供不应求,造船纯利润最少在30%以上,最高在%以上。那时候造船的钱真是好赚。”

在火热的造船业带领下,台州其他船业相关配套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年,全市专门为造船业服务的配套企业达到70多家,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船用产品种类达到40余种。同时,我市与船舶制造相关的泵与阀门、模具塑料、普通机械制造、船舶五金等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为发展船舶工业提供有力的配套支撑,从而形成了高效率、高效益的产业链。

为了赚得更多的钱,台州当地大多数船厂老板将事业发展到外地,苏北地区,辽宁营口、盘锦、大连等城市,都开始出现台州造船人的身影。

只有创新和坚忍才能度过一个个轮回

“凡事太过疯狂都不是件好事。”王宝富说,年金融危机重挫了台州的造船业。

“订单骤减,但是很多人还沉浸在造船挣大钱的梦里。”王宝富说,上世纪90年代,造船业还是订单制的,但后来,台州人把造船像造鞋子一样批量造出来。

然而事实击碎了这些梦想。王宝富举了个例子:一艘在年造价1.2亿元的货船,到年变成了市值1亿元,再过一年只剩八九千万元了……

自此,台州造船业迅速萧条下来。台州市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杨隽斌介绍,短短的五六年间,台州造船企业从鼎盛时期的大大小小多家就锐减到三四十家。

从年到年这十年,台州造船业形势很严峻。最残酷的是,谁也不清楚未来的发展情况,也许会迎来“春天”,也许没迎来春天就已经死在寒冬里。

“相信和热爱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坚持得更久些。”王宝富说,这个时候游资撤退得最快,只有懂技术和热爱这个行业的人还在努力坚持。

亏本的买卖的确让人不好受,为了以后的生存必须保持正常运作,王宝富在保障船厂运作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手头自有船舶的优势转战运输市场。

除了王宝富,浙江新洲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欠飞也是其中一个。他的方法是,在造船行业中从事专业化以及高科技与高附加值船舶制造,来维系着自己的一片“自留地”。

“那几年,我造船基本没赚什么钱,为了留住技术人才与管理团队,我想尽各种办法,就觉得会熬过去的。”李欠飞说。

“事实证明,只有坚忍和创新才能度过一个个轮回。”李欠飞说,这些年,造船行业再度景气,而熬过“寒冬”的大多是有情怀的人。

“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如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所言,有些情怀埋藏于心底,寂寥却能持久深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7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