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机械

乔集撤乡设镇谋新篇

发布时间:2023/4/9 13:16:52   

位于虞城产业集聚区的乔治白服饰河南生产基地是乔集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康平风电场。

阿特斯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

刘楼村民在杂技大舞台表演文艺节目。

景色怡人的宁阳社区。

举办黄河故道生态走廊苹果文化节。

虞城县乔集镇位于虞城县东北部,黄河故道南岸,东与安徽省砀山县相望,北接山东省单县。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人口4.1万人,耕地面积亩,年财政收入万元,招商引资32.6亿元。盛产苹果、小麦、花生、西瓜等,其中优质苹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全镇水利资源丰富,黄河故道、洪河遍布全境,现有生态防护林1万亩。先后荣获“全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河南省造林绿化十佳乡”“河南省科普示范乡”“河南省生态乡”“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殊荣,为豫东平原一颗耀眼的明珠。

近年来,该镇按照“一村一品”农村发展思路,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纲,牢牢抓住苹果产业、步梯产业、电商产业、工程机械产业、生态养殖产业、新能源产业、服装加工产业、蔬菜产业等,筑牢产业基础;实施“两廊道”“三湖”“四河”“百荷塘”战略,着力建设“四美乡村”,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全力推进镇区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同时,擦亮“刘楼杂技”品牌,推进烟云古寨全域旅游,招商引资了河南乔治白服装、正邦(虞城)循环农业生态养殖产业园、阿特斯虞城光伏基地,规划总容量MW的国家能源集团虞城风电项目一期50MW已建成投产。该乡还培育了“黄河故道板山羊”“乔集粉条”“乔集烧牛肉”“大朱寨香椿”“大朱寨豆腐卷”等特色风味传统食品。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初现雏形。

让党建成为育才的摇篮

“俺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收入0元。”高范庄步梯生产车间里,村民薛喜芝高兴地说。

几年前,高范庄的刘贺跟随兄弟刘熬在外地从事步梯加工生意,家乡吹响了脱贫攻坚“冲锋号”,刘贺作为一名党员毅然返乡创业,相继创建多个步梯加工车间,带动村里数十户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该镇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号召,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返乡工程”,让党建成为育才的摇篮。引导乡村致富能人向脱贫攻坚战场集聚,优秀党员干部成为基层坚强堡垒。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产业发展、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回乡人才找准方向,以人才大战略夯实党建基础。全镇有17个党支部多名党员,通过人才培育工程,把党员培养成村组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围绕选“政治红人、经济能人、社会贤人”要求,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

同时,该镇注重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激励等各个环节,选出村级后备人才30余名。镇政府中层干部全部包村,依托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遴选苹果种植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动散户力量带动苹果种植,以人才汇聚保障乡村振兴,激发了村民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

让产业筑牢发展的根基

“我家种了6亩苹果,每年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刘楼村苹果种植户吴爱堂说。

苹果产业一直是乔集的特色种植产业,种植面积有2万余亩。年以来,乔集陆续获得“中国优质苹果种植基地百强乡镇”和“虞城苹果”地理性标志产品、中国“名、特、优、新”产品殊荣。

乔治白服饰为乔集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为主板上市企业浙江乔治白服饰有限公司河南重点项目。项目一二期总投资6亿元,引进国际先进西服、衬衫生产线,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年产西服20万套、衬衫万件。二期校服生产线已投产,年产值7.6亿元,年创利税1亿元,安置0余人就业。

步梯产业是乔集新兴产业,河南光速梯具工业园带动河南鑫鼎五金制品、河南奥鼎五金制品、河南优格曼家具等多家五金制品公司都坐落在该镇,就业人口有余人。政府引导实现单品突破,向“集群化、园区化、高端化”发展。

在宁阳新苑物流公司门口,车辆川流不息,余平方米的场地摆满了快递件。“乔集苹果”“黄河故道粉条”“小磨香油”“精制面粉”“故道花生”等各式各样的包裹纸箱被整齐装入物流车,发往全国各地。

“户户都电商、村村都淘宝,全乡都触网”。政府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开展电商培训,实施“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金属制品”工程,鼓励农户从事电商,发展“互联网”经济。全镇有0多户通过网上销售农产品,年网销额达5亿元。

虞城县是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阿特斯MW光伏发电项目由虞城阿特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6.8亿元,乔集占地近千亩;国家能源集团虞城风电项目一期完成投资5亿元,开发容量50MW已完成并网发电。并助推国家能源集团与正邦、新航道等养殖企业合作,发展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打造虞城最大新能源基地。

该镇近千人在西藏、新疆等地从事基建和工程机械行业,全镇在册大型工程机械三千余辆,数百农户因此实现家庭增收。

该镇多管齐下,目前已形成了以苹果产业、步梯产业、电商产业、工程机械产业、生态养殖产业、新能源产业、服装加工产业、蔬菜产业为主的发展大格局,让产业筑牢了发展的根基。

让文化注入强乡的血脉

“以前演出一场只有多元,现在一场演出俺能挣0多,订单还接不完。”刘楼村民刘慧娟高兴地说。

刘楼杂技历史悠久,但常年各自为战不成规模。该镇紧紧抓住这一特色文化,帮村民搭建服务平台、组建杂技团体,打造“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刘楼杂技”品牌,杂技市场更宽,村民收入明显增多。

“俺村成立了15个杂技团,50多家专业户、多人演杂技,人均增收0多元,我们对前途有信心!”刘楼村支部书记刘存义说。

明万历二十五年,河衍古虞,在黄堌堤(今乔集乡余寨村)决口,河南、山东多地淹没,地方官吏征民抗洪,郝氏、党氏两名青年跃入水中堵住决口。当地为纪念两位抗洪义士,修建将军庙。

解放初期,该镇王寨、小朱寨、大朱寨、后张寨等十三寨沿大堤相联,每村都有寨墙、寨门、寨河、地下通道。

在乔集,还流传着刘氏割肉啖母的传说,故事有着浓厚的孝善色彩,该乡去之糟粕、留其精华,通过“接回家,送到院,服务到,营氛围”的方式,解决了脱贫攻坚中老人的赡养问题。

近年来,该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文化注入强乡的血脉,结合当地将军庙文化、刘楼杂技文化、抗日救国文化、刘氏孝善文化,开展了“脱贫攻坚红旗村”“美丽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乡村红旗村”“社会治理红旗村”“五面红旗”创建活动,各村基层党组织比学赶超,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让生态成为乡村的底色

“这烟云古寨真是旅游的好地方,俺今天上午卖烧饼快挣了元了。”村民胡凤兰高兴地说。

走进乔集镇烟云古寨,恢宏的寨门,优雅的凉亭熠熠生辉,占地亩,颇具汉代气息的古寨每天吸引不少人前来游览。

该镇依托悠久历史和厚重人文积淀,以烟云寺汉梁文化为中心打造烟云古寨文化旅游工程,打造生态水上乐园,复原汉梁园“七台八景”第一景龙岫烟云;兴建豫东民俗风情街、豫东民俗博物馆和洪河谷农业生态园,新建农产品展厅、特色农业大棚、自采园等农业产业园;打造农家乐特色小吃庭院和杂技演出大剧院。目前占地亩的生态水上乐园和特色农业大棚、自采园已初具规模。

“今年我们与香椿种植基地签订了亩香椿种植协议,充分利用庭前院后和废弃宅院种植香椿,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村里也美了。”董庄村支部书记姬学宾说。乔集镇境内有黄河故道万亩生态林、明清黄河大堤3公里、2.6万亩苹果树、0亩杂果树,“一村一品两廊道,三湖四河百荷塘”,绿色生态已成为该镇鲜明的底色。

乔集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修乔楼至乔北、乔北至后张寨、北富民路、高范庄至侯庄、镇政府北侧泰山路等高标准公路24公里。中心社区——宁阳新苑宁阳湖公园、宁阳湖和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各行政村实施了光明工程,安装了路灯,公路两侧高标准绿化、美化。投资余万元的烟云寺传统村落徽派特色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醒目的“乔集”界牌、银杏和雪松交错栽植的公路两侧绿化、整夜通明的太阳能路灯、全线畅通的下水道修缮、商铺外侧平整的石板路面……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动,发生改变不仅是环境,也带动了广大干群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提升。

让孝善带动文明的乡风

“被评为‘好媳妇’其实并不难,只要对待公婆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就行了。”连续获得五年“好媳妇”称号的袁庄村民苏巧娥说。

乔集连续五年通过举办“饺子宴”活动来评选“五好家庭”“好媳妇”“百名孝子”,并在各村建立了孝善讲堂和孝善广场,充分发挥乡贤作用,利用孝道文化推进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取得了良好效果。

召开“双百”活动动员会,利用乡村大喇叭公布“乡贤”“孝子”评选标准;利用乔集网、乔集发布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0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