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金机械 >> 五金机械资源 >> 复兴的中国梦真真的近近的
图为二○一六年十月十七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广场举行。
(来源:国防部网)
图为二○一八年春节期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中国春节庙会上,观众拍摄舞龙画面。
马丁·萨巴拉摄(新华社发)
图为二○一八年五月三十日,境外采购商在浙江武义新会展中心展位上采购电动工具。当天,第二十九届全国电动工具配套会议暨五金工具博览会在此举行。
张建成摄(人民视觉)
转型:拉动了世界
浙江慈溪,一家名为“旭诚电器厂”的工厂车间里,多台智能化的机器正在有序作业,年轻的“80后”老板张旭东穿行其中,手机上不时跳出提醒,又有新的客户下单了。
20多年前,这里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一群工人围着一张长桌,忙碌着组装剃须刀,四周无序地堆放着装货的纸箱,让本就拥挤的厂房显得更加凌乱。幼年的张旭东在这里长大,并在几年前接过父亲衣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二代”。
在一些人眼里,张旭东是幸运的,因为父亲已经为他打下了不错的事业基础。但张旭东知道,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市场饱和了,人工成本高了,顾客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
这几年,张旭东做了三件父亲当年没做过的事。
第一件事是将更有技术含量的空气净化器纳入产品线,并设立产品研发部,将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过去,所谓生产,就是在市场上买一件产品,仿造一下。”现在可不行。张旭东要求,自家的产品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创新和卖点。
第二件事是在京东、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最初,张旭东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但很快就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网店开了一个月,就来了好几单生意。以前销售全靠我们自己一家家地跑,而且主要集中在附近的城市,现在我们搭好了平台,客户就会主动找上门,最远都卖到过新疆。”
第三件事是加入当地中小微企业创业者联盟。企业想转型升级,怎么转?如何升?大家开始心里都没什么底。加入联盟后,政府定期组织相关的讲座,会员们也会时常举办沙龙交流经验。没多久,一个个“金点子”就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中迸发而出。
从追求量到追求质,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张旭东是其中的一个水滴,他身上折射的是中国企业求新求变的无穷活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惊艳,中国的经济转型魄力更令世界惊叹。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断改革,以此激发活力。发展中出现的挑战,要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应对,要用更坚定更深入的改革来破解。而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已在路上。
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的当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世界。让世界欣慰的是,中国的经济消息总是积极而可喜的。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刊文称,中国的经济结构改革正在取得成效,世界经济将从逐渐转型的中国经济中获益。
而在英国路透社看来,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创新:改变了世界
德国柏林,演讲台上,林东拿起手机,点开一段视频。画面中,水轮机快速旋转,持续不断的隆隆声响通过麦克风响彻全场。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LHD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我现在播放的是此刻它在中国东海的实时运行情况。它发出的每一度电都没有任何碳排放。”林东话音刚落,现场一片惊叹,紧接着在场外国观众爆发出热烈掌声。
这一天是年6月1日,这一幕发生在中德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这一次是林东团队的潮流能发电项目首次登上国际舞台。这一切都深深印刻在林东的脑海之中,成为他最为自豪的一段回忆。“这是中国创新,是我们做出来的、拿得出手的创新。”
如今,林东及其团队研发的这座总规模达3.4兆瓦的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已经持续发电超过13个月,并入国家电网的发电量数据是68.8万千瓦时。无论是持续运行时间,还是机组规模,都远超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这样领先的成绩,林东17年前出国留学时,是怎么也不敢想的。那时,国外的一切于他而言都是新鲜的、先进的。“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科技差距实在太大了。”
不过,羡慕归羡慕,林东并没有泄气。因为他知道,“全国上下鼓足一口气,愿意把最好的人才、资金、技术、政策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一定要把中国打造为科技强国”。
正是这样如火如荼的科创氛围,感染了从小就拥有“科学梦”的林东,并促使他选择学成之后回国发展,最终在清洁能源科技领域独占鳌头。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林东绝不孤单。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中国的创新活力所吸引,纷纷来到中国,投身科创热潮。
中国带给世界的惊喜层出不穷。“神舟”飞天、“蛟龙”下水、“悟空”升空、“天眼”建成、C成功首飞、“复兴号”扩容提速……不胜枚举的科技成果向世界做出最有力道的宣示:中国科技悄然崛起,中国创新势不可挡。
更为宏远的目标已经确立——到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现在的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是高科技的“中国智造”、高质量的“中国创造”。“中国正迅速成为科技创新大国。”美国CNBC网站刊文称,不同于一度以廉价制造业闻名,中国已是创新的主导力量。美国《福布斯》网站也认为,近年来,中国通过一系列政府支持的计划加强人才培养,投入巨资建设科技园区,凭借诸多举措加速从世界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变,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确立了更接近中心的地位。“大舰巨炮”,《日本经济新闻》这样形容中国的创新能力,并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创新领袖的道路上前进。
文化:丰富了世界
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春光正好。
周末,一群二三十岁的黄皮肤黑眼睛年轻人,在空荡荡的停车场忙忙碌碌。另一厢,妈妈们负责烧菜做饭,爸爸们负责制作道具。收拾妥当,大家各司其职,开始排练。
仔细听听,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他们在排《雷雨》。
这是年的一天。
“那是我到澳大利亚的第一年。因为对祖国的思念,我们自愿出钱出力出时间,编排了话剧《雷雨》。”回忆起当年排演话剧的情景,余俊武感慨不已。他说,没有资金,就利用周末没人用的停车场;没有道具,就自己动手做。
大家的热情给余俊武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说:“30多天的排练,两场演出。当时我就觉得,海外游子对中华文化的渴望已经深入骨血。”
不过,当时他们这样的文化活动还基本属于自娱自乐。“我们演出租用了一个可以容纳多人的剧场,观众80%是华人,另外20%则是我们邀请的嘉宾。”
31年后的今天,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余俊武带领的悉尼华星艺术团旗下已经拥有48个团,多人,在当地颇有名气:一年有25场大型活动,观众可达30多万人次,而且60%是非华语人群。“如今,中华文化在澳大利亚已经很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