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金机械 >> 五金机械资源 >> 做刀的人被疫情改变的订单和中国代工厂
年,广东人钟敏跑到上海卖刀。那年他46岁,信心爆棚,认为最好的东西都是从上海传出来的。
他到陆家嘴租了办公室,签合同时,还觉得便宜,15块钱一平方米——按他的理解,这个价是按月算的。结果不是,单位是“天”。那是上海的CBD,钟敏咬着牙掏钱,想着弄个高大上的公司。
房租挺贵,租了五六百平方,算下来月租金二十多万。工资也高,“随便”请个高管,年薪就要六七十万。但总算将印着自家商标的刀具,送进了上海各大商超。
两三百个专柜,遍布上海,并往整个华东铺开。钟敏来自“中国刀剪之都”阳江,做了大半辈子刀,给国外品牌代工。年,工厂通过了欧盟重金属质量检测,钟敏自觉有底气出现在国内消费者面前。
然而,那个名字略带土气的品牌没能打开局面,卖出去的货,甚至不够发工资。大型商超规矩相似,每个月必须销30万货,他们没法达到。为了让产品留在商超里,还得自己花钱,把刀再买回来。
从贴牌转做自有品牌,比想象中要难。每个经历过这一步的中国代工厂老板,都懂。
“老师傅”
年的钟敏将满60岁,是工人们眼中的老师傅了。
说是“老师傅”,但与同龄人相比,钟敏显得年轻不少,穿亮色Polo衫,身材匀称,手臂一使劲,肌肉就鼓出来。他至今每天运动,“想跟钟南山先生一样,到80岁还有一副好身材”。
年近六十,钟敏在工作中依然亲力亲为(受访者供图)
做刀这个职业,是钟敏自主选的。
年代末,他在国营刀剪厂做技术工。父亲右派摘帽,领导给他安排工作,到邮局当干部,工资是普通单位的三到四倍,他拒绝了。
“我想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单位里都挺难的,很多限制。”不单拒绝了邮局这份工,还打算跳出国营厂,单干。
那是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遍地都是相似的创业故事。整个阳江只有一家国营厂,一些农民卖了地,开起私营厂,著名的“阳江十八子”,也起源于年成立的当地集体所有制小厂。
很多工人来找钟敏帮忙,问机器怎么弄,产品怎样报价。钟敏心想,自己出来干,肯定不比他们差,只不过现在没钱而已。
加班,赚外快,攒钱,买下三台报废冲床,每台元,修好,在年创办了自己的刀剪厂。跳出体制,遭到了全家人反对,“主要是因为父母、妻子、孩子,都靠我来养活”。
如家人担心的那样,钟敏刚出来,就踩到一个大“坑”。货卖到武汉,收货方更换了管理者,“新官不理旧账”,“欠了一两万,那时候一两万好多钱了,简直要命。”
他不懂维权方法,反复往武汉跑,陷在烂账里脱不开身。但又告诉自己,不能耗着,要赶快跳出来,重新起步。
失败不止一次两次,钟敏的特别之处是能做心理调节,及时止损。
这种韧性,他解释为与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母亲是中学语文老师,父亲是邮电局领导,但在特定时期,这样的家庭背景遭遇了危机,“我妈是臭老九,我爸是右派,父母说,你出去以后,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是你必须做到的,要不有危险。”
钟敏受母亲影响很深。她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思想前卫,生活体面。“就算在我们最穷的时候,非常潦倒,饭都吃不起了,但她都很干净很斯文。”老太太现在九十多岁,腰还挺直,走路很快。打扮也时尚,穿牛仔裤,白运动鞋,从不在家里洗头,都到美发店弄。平日里发微博,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