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机械

加数转型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12/9 20:28:49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数百块荧光屏闪烁着蓝光,屏幕上浮现的数据精准监控着生产线的情况,通过云端共享,数据瞬间便送至管理者手中。另一边,乳白色的机械臂昼夜不停地执行指令,将零部件安装到属于它的位置。这是出现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幕。

企业与城市同频共振,共赴数字化生产潮流的现象,近年来在东莞屡屡涌现。7月7日上午,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化商务解决平台的供应商思爱普(SAP)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下称“思爱普赋能中心”)启动仪式在洪梅镇举行,这标志着东莞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在进入“双万”城市的第一年,东莞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动作频频。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明确将主题定为发展数字经济,随后,两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华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和思爱普赋能中心相继获批。不难看出,东莞正依靠制造业丰厚“家底”,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助推制造业焕发新活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唐卓叶永茵实习生郑家琪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

策划:戴双城

产业焕新

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增强莞企市场竞争力

保时捷的新能源汽车、高铁列车的信号系统、5G网络的基站、医院的CT机和超声波机……在这些高精尖设备里,均有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生益电子”)的身影。

生益电子总经理张恭敬手指轻拨,车间里每个环节、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动画的形式清晰地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我们搭建了一张大数据网络,从客户下单、前期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物流运输等环节实现全数据管理,接下来我们将规划进一步打造数智合一的智慧工厂。”张恭敬说。

像生益电子这样实现数字化生产转型的企业,近年来在东莞屡见不鲜。为了让东莞企业“会转型、敢转型、愿转型”,近期,东莞又紧锣密鼓地引进华为和思爱普两家国内国际优质数字化供应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落地。

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化商务解决平台的供应商,思爱普一直广泛服务于东莞传统优势行业和战略性新兴行业。此次,思爱普将赋能中心定位为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和设计思维平台以及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三平台一基地”开展赋能服务。

“思爱普对于东莞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愿与东莞市政府和产业一起,汇聚资源,合力创新,将东莞建设成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思爱普中国区联席总经理王前说。

为了帮助东莞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思爱普赋能中心还发布了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六大行动,包括: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服务给予总费用的15%激励扶持;首期推出10个针对中小型企业生产制造痛点环节的数字化服务产品;首批面向家制造业企业开通SAP云课程服务;每年为家以上制造业企业提供交流提升机会;每年在东莞市数字经济基地打造1—2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应用场景;以及将重点对接五金饰品、电线电缆等传统行业,推动东莞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政策赋能

三年安排不少于百亿元支持数字经济

随着现代人对家庭空间的个性化追求越来越高,“全屋定制”的消费模式逐渐受到追捧,从家居空间的量尺数据,到消费者在门店或线上下单,再到进入生产环节后的分单、揉单、齐套管理,以及最后的配送、安装和售后服务,传统家居行业的产销流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由于流程管理缺乏数字化,各流程数据不通,常会出现问题。

广东数夫软件有限公司(下称“数夫”)创始人张爱国注意到行业痛点,提出家具数字化理念,旨在用“工匠精神”推动家居企业管理升级,推出“智能制造”“智能营销”“管理咨询”“管理软件”等几类产品和服务,深耕泛家居行业,提供全面成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东莞大部分家居企业都使用数夫的软件系统,在全国泛家居领域的ERP市场占用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

近年来,数字产业在东莞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东莞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按照《年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竞争力》的数据显示,在“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中,东莞位列第14名,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广州。

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先机,就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为此,东莞市委、市政府屡出奇招,帮扶企业发展数字经济,今年1月,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下称“一号文”)正式对外发布。

“一号文”明确,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东莞将以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为目标,全市三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不少于亿元,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末,东莞将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覆盖,引领带动超过15万家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近日,东莞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该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重点提出支持企业数字化赋能。全面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华为、SAP两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提供“一企一档”评估诊断服务。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按照项目投入最高25%比例予以奖补,推动企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在系列政策红利的释放下,东莞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显著。今年一季度(错月),全市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7.92亿元,同比增长28.6%。

东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各相关业务科室将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一号文”精神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尤其是普遍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问题,研究制定一批配套扶持政策。认定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项目,财政资金予以奖补,重点支持基础较好的龙头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相关企业加快转型。修订完善上云上平台政策,用好两化融合应用和技术改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普及提升。部门要持续提升对企服务效能。推动完成“企莞家”3.0项目改造,实现“企莞家”作为全市“一网式、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的全年工作目标。同时积极组织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加强供需对接和数字化转型案例经验、现场参观学习,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产业氛围。

展望未来

数字化转型助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近期,广东省接连举办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这两场大会向外界释放出广东抢抓数字经济、以数字化重塑产业的信号。

放眼全省,东莞拥有数字化发展的良好条件。年第一季度,东莞实有市场主体.27万户,其中制造业31.25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20.8%,制造业仍是东莞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些遍布全市的制造业对打造数字化生产线有较大需求,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旸表示,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依靠资本型发展,这一点在东莞尤为明显。东莞依靠“三来一补”起家,拥有大量工业企业和产业工人,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发挥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的驱动作用,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东莞下一步发力数字化赛道的抓手是什么?余旸认为,房屋、基建、道路、桥梁、隧道、水管等基础设施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