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金机械 >> 五金机械优势 >> 许昌老家记忆百年沧桑话大同
翻开许昌城市建设那本厚重的“史册”:多年前,京汉铁路通车,开启了大同“百年传奇”,在这狭小却充满人情味的天地里,勤劳的许昌人用锅碗瓢盆奏出一首首苦辣酸甜的人生交响曲。
这里承载着几代人的城市记忆,记录着百姓的平常生活;这里有旅馆、商铺、学校、工厂、酒店,百年来演绎着城市别样的繁华;这里有故事、有传奇,这里为许昌的历史留下了厚重的一页;这里有一群务实、能干的社区人,他们用爱心、担当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城市的温情万千……
本期《许昌往事》,记者带您一起来到大同社区,共同找寻那些印刻在城市记忆中的人和事。
厚重大同
铁路通车,洋街应运而生
年1月7日,冬日午后,尽管有太阳,但大同街依然很冷。
78岁的刘玉兰老人和80岁的蔡红华老人在街上边走边聊。两位老人在大同街附近住了一辈子,大同街承载着她们太多的记忆。
“过去这条街卖‘洋货’的多,是有名的‘洋街’。”说起大同街的历史,刘玉兰脱口而出。她说不清洋街从什么时间开始叫起的,自她记事起,人们就这样称大同街。洋街的历史比老人的年龄大。大同街的历史从洋街开始。
根据刘玉兰的说法,记者查阅了《许昌市志》《许昌地区交通志》等文史资料,找寻大同街百年前的“痕迹”。时间还要追溯到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从此许昌进入“火车时代”。
伴随着京汉铁路通车,远近商贾摊贩纷至沓来,竞相在许昌火车站附近购地建房,开店设铺。据《许昌地区交通志》记载,当时,许昌火车站只有4间平房、一处不到米长的简易货运站台。但交通的便利很快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饭店、旅馆、戏园等应运而生,洋街一带很快繁华起来。
据年出版的《许昌市志》记载,民国时期,许昌有烟草、粮油、运输、金融、医疗、洗浴、饮食、住宿、农副产品、百货等行业,大小店铺数百家,皆为私营。
从小在大同街生活的刘国炎今年70多岁了,他听家里的老人说,20世纪30年代,洋街上,诞生了许昌较早的机械工业和工厂,如铁路机务设备、打蛋厂、铸铁炉、铁工厂等。此外,这里有近代化的旅馆、戏院、电影院。
街道更名,从洋街到大同街
人的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街道名称往往承载着历史和文化。
大同街毗邻火车站、汽车站,多年来一直是许昌繁华的商业街道。街道几次更名充分说明了大同街在许昌的历史地位。
许昌文史资料《许昌城关旧貌》一文作者董素英在书中这样描述20世纪30年代的许昌街道:那时候都是黄土路面,只有南大街最早改为砖碴儿路面,沿街商店早晚洒水;其他街巷都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
董素英在许昌求学多年,她文中的“许昌城关”是指20世纪30年代的四关,大致相当于如今许昌市魏都区的老城部分。其中,南关最繁华,这里并排有三条街,中间那条叫洋街。
市地名办主任李军丽告诉记者,大同街百年来经历了两次更名,先是京汉铁路通车,由车站至南关新开辟了一条大街。由于该街位置优越、客流量大,许多娱乐场所如国民电影院、华顺戏园、三星舞台遂应运而生。因这些东西比较洋气,该街故称洋街。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孙中山先生倡导“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洋街被命名为大同街。
李军丽说,年编纂的《许昌市地名志》(征求意见稿)记载,年,大同街铺设渣油路面,两侧多为旧式砖瓦房。大同街北侧有南关街道办事处、市大同街小学、市第二食品厂、粮店;南侧有七一百货商场、五金、服装、鞋帽、塑料制品、小百货等个体商贩。
商贾云集,老街演绎百年繁华
李文福曾在《许昌百年洋街》一书这样记述:年前后,洋街北临近护城河有了住户和以做铁器、膏药为主的店铺。
年,七一路拓宽,并延伸至火车站。年,全国审查干部,流动人口突然增加。当时,全市只有十几家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小旅店,无法满足需要。当年4月,经上级批准,他们在火车站对面(今许昌中心汽车站)建设了“车站大楼”。这座大楼成为当年许昌的标志性建筑,后来为国营七一旅社所在地。
随着七一路的建成和南关大街的扩建,南关一带逐渐成为我市的商业中心。七一商场位于七一路中段路北、现许昌市新华书店西侧。该商场建于年,原名为七一路商店,曾是许昌唯一的大型综合百货商场。
市民周广胜回忆说,七一商场声名远播,在豫南地区享有盛誉。市场开放后,外地厂家以进驻七一商场为荣。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七一商场不断创新,将二楼改成自选区,撤掉柜台,量贩式销售服装。
20世纪90年代,许昌城市改造全面启动,位于许昌火车站黄金地段的大同街与现代化大都市已经不配套。经过有关部门动员拆迁,短时间内,紧挨许昌火车站的胜利街就模样大变。
这里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飞檐斗角、白墙青瓦,没有青石路板,也没有粗得怀抱不住的老树……但当记者走进这条百年老街时,看到的是市井独有的繁华。
老街上依旧人来人往,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扎根于此,从年少到暮年。时光若倒退,那儿时三两人彼此追逐着,前前后后,打闹的笑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慢慢消逝在时光里……
人文大同
“华子良”来交通旅社当“伙计”
1月8日上午,在许昌中心汽车站门前,81岁的刘国军指着附近的道路说,在我的印象里,交通旅社就在这个位置。
“我记得那时的交通旅社有和三间二层楼门面,客厅后边有一个院带三间北屋,十几张床位,几个伙计。”刘国军从小在凭心街长大,对许昌火车站附近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
对于交通旅社的记忆,李太和曾在《许昌文史资料》中,专门撰写了一篇有关交通旅社的文章。文章记载,交通旅社是年建安区河街乡人杨文彬创办的,由于经营有方,生意蒸蒸日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别看交通旅社只有十几张床位,《红岩》中“华子良”原型曾两次光顾这里。
华子良的原型是韩子栋,山东阳谷人,年被捕,先后被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和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并在狱中与许昌河街人郑发相识。
那么,韩子栋为何来到许昌交通旅社?年编撰的《许昌魏都文史资料》记载,我市作家李耕五曾著文介绍:年夏末,由于敌人守卫森严,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关押的共产党人集体越狱计划失败。在“能逃一个是一个”的紧急指示下,韩子栋利用装疯麻痹敌人,在敌人不备的情况下越狱逃走。
韩子栋历经艰辛来到许昌后,才知道黄河岸边被国民党封锁了。于是,他决定先找到曾经的狱友郑发,再想办法过黄河。
为了掩人耳目,郑发将韩子栋安排到交通旅社当“伙计”。由于韩子栋将该旅社打理得妥妥当当,杨掌柜对他格外器重。
一个月后,郑发托人给韩子栋弄了个化名的临时身份证,这使韩子栋离开交通旅社后,顺利过了黄河到达陕北。
这段历史在年四川出版的《青年作家》第三期所载《“华子良”孤身越狱历险记》的报告文学中,也专门叙述了这件事。
年元月,许昌市志总编室曾写信向贵州省政协的韩子栋询问此事。年2月22日,韩子栋回信说明了这段来许昌交通旅社的特殊经历。
年4月,韩子栋为撰写《回忆录》,委托宋绮云烈士子女宋振华、宋振亚兄妹(即小萝卜头兄妹,分别在郑州、西安工作)访问郑发,也提及了韩子栋和交通旅社的这段往事。
第二次来,挥笔写下“文明旅社”
韩子栋第二次来许昌,李太和、李耕五分别著文记录了这段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韩子栋历任贵阳市市委副书记、贵州省政协副秘书长等职务。交通旅社也更名为文明旅社。
年,李耕五为了广集史料,准备去贵阳拜访韩子栋。恰巧,韩子栋参加了北京少年宫“小萝卜头”塑像落成典礼,归途中在许昌短暂停留。
想想和许昌交通旅社的往事,韩子栋决定见见40年未曾联系的杨掌柜。韩子栋在许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杨掌柜。此时,两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回交通旅社看看,因为在那血雨腥风的非常年代,我在这里度过了不寻常的一个月。”韩子栋拉着杨掌柜的手感慨万千。
就这样,两位老人在离别40年后再次来到交通旅社,并在此合影留念。当时,韩子栋不无感慨地说:“我这一生非同寻常,在国民党监狱里度过了14年。可我遭遇劫难后来到了交通旅社,这说明我和交通旅社、杨掌柜有着不解之缘。”
交通旅社历经40年,除了招牌稍微有些变化外,其他的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面貌。韩子栋走进旅社看了看各个房间和他原来生活过的地方,又问了问旅社的经营情况。现任店主说:“别看这个小旅馆不起眼儿,由于离许昌火车站近,既开旅社又开餐馆,生意比40年前红火多了!”韩子栋笑着对他说:“好!好!恭喜你发财!”
韩子栋还邀请全店职工在该旅社门口合影留念,临走时把自己所写的“文明旅社”四个大字交给店主作为留念。年,韩子栋因病去世。
以三星舞台为基地,宣传爱国进步思想
“华子良”和交通旅社的故事,让大同社区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辖区内曾经鼎鼎有名的三星舞台,也让这里绽放别样精彩。
曾在许昌文史部门工作的李季安在《旧时许昌县城的剧场影院》一文这样记述:在洋街上,三星舞台是旧时许昌剧院中建院时间最长,戏剧艺术表演最集中,进步思想传播最早、最广泛的文化娱乐场所。它位于洋街与慈航街交会处的繁华地段,约建于年,表演者多为京剧戏班。
“全国京剧名角马最良、马宏良、张菊隐先后来此演出。京剧名角多次在这儿集中会演,迎来了许昌京剧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李季安在文中这样描述。
年5月,中共地下党员李持英领导的抗敌话剧团在三星舞台公演,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游击队员》等,很受群众欢迎。李持英为此遭到国民党特务的忌恨。他们向舞台前投掷了一枚炸弹,炸死一人、炸伤多人,引起群众的愤慨。李持英毫不退缩,第二天照常演出,群众也成群结队地观看,以示对国民党特务暴行的抗议。
抗日战争时期,许昌青年剧社以三星舞台为基地,先后公演了《雷雨》《日出》等著名话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许昌京剧团成立,大本营就在三星舞台。年,许昌京剧团并入许昌豫剧团,三星舞台日渐萧条,最终倒闭。
大同情结
在胜利街小学上学的时光
今年70岁的张国臣是个“老许昌”,他对大同社区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儿时在胜利街小学上学的情景。
1月9日下午,张国臣如约来到南顺河街,他指着如今魏都区税务局的院子说,这里就是原来的胜利街小学。
在张国臣的讲述中,记医院以西的街道以前叫胜利街,20世纪50年代,现在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区域只有一所公办小学——许昌市二小,胜利街小学是一所民办小学。
“我上学的时候,胜利街小学只有东西南北四个教室,学生们都是自己从家里背着桌子和椅子来上学。”张国臣说,尽管学校条件不好,但他的小学时光却很令他难忘。一路走一路说,当我们走到市大同街小学门口时,张国臣停下了脚步,他告诉记者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胜利街小学,原来这里是第二食品厂,后来在这里建了学校,琅琅读书声在这条街上从来没有消失过。
家住市大同街小学家属院的刘克宽老人,在大同街生活了四十多年。刘克宽记得家属院西侧是许昌市第二食品厂,生产蛋糕、月饼等糕点,人们串亲戚时会带上一些。年该厂失火后,市大同街小学盖了起来。原来市大同街小学门朝南,年改到了北面。
说着,张国臣遇到了一起长大的伙伴儿轩德昌。轩大爷听说记者想了解大同社区的往事,就讲述他在20世纪50年代吃大锅饭的那段记忆。
“那时我只有七八岁,在土城街(现在的七一路)住。每天放学,我会沿着火车道捡废铁,然后背到大同街换钱后买烧饼。”轩大爷说,当时,胜利街上开了4个公共食堂,凭饭票领饭,有馍、菜、汤、面条等家常饭。
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也有着不一样的记忆,但每个人都是大同社区的故事主角。
寻回一丝往日的记忆
1月9日上午,记者再次行至大同街,街上景致如旧,大家还在继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记者在街上碰到了李大爷,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他说:“现在街上的老房子不多了,老的街坊邻居也都搬走了,但我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以前的生活场景。当时,每天下班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街上的公用水管处担水。20世纪70年代,自来水还没有通到各家各户,整条街上只有一个水管,大家拎着各种器具排队接水。”
有时遇到不守规矩想加塞儿的人,大家会一起数落对方,弄得那些人不好意思再加塞儿。
李大爷说,以前,家家户户的孩子比较多,一间小房子里能住二三十口人。天热的时候,大家都在院子里铺凉席睡觉,地上人挨人,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从小在大同街长大的李文福,在《许昌百年洋街》一书中这样记述:“许昌的洋街在我心中并不遥远,在我梦中日夜思念……”
李文福记得,那个时候,护城河清水长流,鱼、虾、鳖等水产都很肥美,经常有人开船放鱼鹰。鱼鹰被赶下水后精神抖擞、振翅击水、贴水滑翔,嬉戏后突然潜入水中捉鱼。看到有鱼鹰在木桥附近时,孩子们就会争相跑上桥看。
同样在大同社区居住了几十年的李乾建大爷说,医院、许昌中心汽车站一带是大坑,后来有人把大坑填平了,建了一家电影院。电影院虽然放映的是黑白无声影片,却吸引了大批人观看。
听着他们的叙述,记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大同情结,因为在这里有他们美好的童年记忆,有几十年更迭变化的生活场景……
我们的故事讲完了,
新的故事还在继续!
我们希望每一个生活在大同社区的居民,
每天都上演温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