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金机械 >> 五金机械前景 >> 又一国产车企倒下1年亏112亿,创始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家庭都能买得起一台代步车。回看80、90年代,汽车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奢侈品,只有稍微有点钱的家庭,才能买得起一台车。而且街上跑的基本上都是进口车型,比如丰田、大众、捷达、奥拓等等。
如今,国产车跟新中国一起发展成长,经历了一个崛起时代,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国产神车”众泰,在年曾有过年销30多万台的光辉时刻。可现在的众泰却已跌落神坛,每年亏损众多,甚至面临破产。那么众泰为何会走向没落呢?
一、“国产神车”众泰的高光时刻
提起众泰的崛起,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应建仁。他从小生长在一个铁匠人家,但他对家族传承的事业并不感兴趣。长大之后的应建仁开始创业,当时正好是90年代,国内制造业开始萌芽崛起的大好时机。他拿着借来的钱,创办了长城机械五金厂。
这个厂原本是生产拖拉机零部件的,但他看到国内汽车行业十分火爆,同时汽车的零部件大多数都来自日本,当下就决定要开始做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以此取代日本的垄断地位。就这样,应建仁凭借独特的眼光和大胆的作为,接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订单,有了钱的他开始把目光投到了汽车制造上。
众泰出现之后,一开始并没有特别出名,但应建仁利用外观来做文章,众泰就成为了众多豪车的仿照款,但价格却便宜许多。这样的思路非但没有影响销量,反而为众泰迎来了春天。即使是“山寨款”,众泰也依旧累积了大量的人气,一下子成为行业里众所周知的品牌。
有人会问,众泰到底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人们买所谓的“山寨款”。比如年众泰推出了T,这款车的外观分别借鉴了奥迪和途锐,同时具备了两者的颜值优点,但是价格只标到了10万。这么便宜的价格,自然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到了年,众泰又一次依样画葫芦,推出了模仿保时捷的众泰SR9,这是把模仿的车型直接对标到超一线豪车上了。除了外观上的模仿,就连内饰都几乎一样。如果不是对车子比较了解的人,初看SR9时会以为这就是一台进口豪车。这次依旧赢得了很好的销量,应建仁也在被骂的同时,赚得盆满钵满,
二、年亏亿,面临破产
随后国内进入了新能源汽车时代,很多国产车品牌都想搭上这趟便车,众泰也不例外。但是这一次众泰并没有一路顺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众泰的销量也不容乐观。到年的时候,众泰的亏损已经达到了亿,当时的公司市值仅仅才28亿。
到年7月的时候,众泰更是难以支撑,杭州人社局直接张贴出了关于铁牛集团进入破产清算的文件。文件内称铁牛集团已经7个月未发工资,同时宣告了集团破产的信息。随后不到半年的时间,众泰就对外宣布了破产。“国产神车”众泰从盛况走到破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首先是没有坚实的技术,纵观那些能够在市场上稳居多年的汽车品牌,基本都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众泰这么多年始终在模仿别人,没有研发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早年间大家的审美情趣还停留在追求进口大牌上,国产车口碑未起来,所以众泰的模仿能够促进销量。但这也使得研发团队开始懈怠,认为只要抄一抄也可以卖得好。
其次是质量问题,即使外观和内饰已经模仿了豪车,但决定一台车是否能走得长远,最根本的还是其可靠性。众泰的价格是比模仿的豪车便宜很多,但很多人买了之后都表示有不少质量问题,比如全车异响、长锈以及漏水等等。久而久之,众泰的口碑自然一落千丈,就算价格再划算,也没人愿意买一台开不了多久的“问题车”。
三、众泰创始人套现离场
很多人会关心,众泰濒临破产,那它的创始人应建仁怎么样了?作为铁牛集团实际的大股东,应建仁一直躲在众多董事长背后,当那个实际操盘手。从吴建中到金渐勇,众泰高层坐的几乎都是他的家里人。这些人的决策并没有能够挽救众泰,而是渐渐走向式微。也可以算是应建仁一种用人唯亲的失败措施。
直到年,众泰仍然没有什么上市机会,应建仁才开始有所动作。他先是将旗下的铜峰电子以及金马股份都做停牌处理,然后再将金马做成亿,方便收购铁牛集团以及金渐勇手上%的众泰股份。其实金马和众泰的股份远远不止那么高,这一番收购下来,金渐勇直接成为金马大股东,并且成功套出20亿现金。
在此之后,应建仁继续他的行动,先是把众泰大股东的股份转到了铁牛集团,然后将其估值亿,通过金马股份进行上市。因为铁牛原本就属于金马,所以就不算是借壳上市,此番举动证监会也查不出漏洞。于是,金渐勇则帮应建仁成功套出了50亿现金。
其实在众泰宣布破产之后,就有不少内部员工对外透露,整个集团欠了亿外债。这个数目之大,令很多人都感到惊奇。根据数据显示,从年-年,众泰三年总共的利润加在一起才30多亿,为何到了年,可以一年亏损亿这么多?再加上亿的外债问题,很多人都愿意相信,其中有大老板应建仁通过资本转移,套现了几百亿的可能性。
总结:
作为曾经辉煌过的“国产神车”,众泰这一路走来可谓让人感慨,也有许多人说众泰的失败,是由于应建仁爱用家里人、爱搞资本游戏、没把心思放在真正造车上。其实在年之后,应建仁就增加了汽车研发经费,只能说周围的竞争过于激烈,而众泰的质量问题以及“山寨”印象过于深入人心。
如今在国产品牌遍地开花的市场里,已经找不到众泰的身影,即使曾经年销30多万台,在失去核心竞争力之后,也终究泯然众人。作为众泰的创始人,应建仁被许多人猜测套现后一走了之,只留下这个品牌半死不活地撑着,等待早日完成资产重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